2/01/2010

購屋十大迷思解析

迷思一, 天價學區宅套牢父母:

古語說:行行出狀元,可是臺灣的父母們比較相信的是:萬般皆下品,唯有讀書高。這種心態,造就許多優良學區的出現,成就了學區房市的價格。

所謂的好學區,其實是跟市中心好地段分不開的,基於城鄉發展的資源分配,多集中於發展成熟的地區,好學區剛好就跟生活機能優、區域環境好的地段在一起,這些地方本來價格就不低,加上又多了一個限時就學的條件,價格當然更翻上一番。

台北市明星學區,價格的保證

要說學區這條件,會讓房價高上多少,似乎也沒有什麼明確的統計。最 常拿來舉例的是師大附中國中部,學區是和安里和仁慈里,範圍是仁愛路、大安路、信義路和建國南路之間,區域裡除掉仁愛醫院、福華飯店、師大附中、延平中學 及台北市農會的用地之後,住宅實在有限,而且又位在精華地段,即使沒有學區的條件,房價也會很貴,有學區會有源源不絕的父母愛來買,價格會一直持續。

除了師大附中國中部,台北市首善之區大安區,擁有台北教育大學實小、建安、新生、金華、龍安等5個額滿學校,幾乎是整個大安區=優良學區。關心台北市學區資訊的人,可以在台北市教育入口網查到http://www.tp.edu.tw/

用租的,也能設學區籍

買房子入住是個爭取學區的方法,設籍也能拿到入學門票,把戶口遷到 學區內的親友家,是最簡單經濟的作法,或是在學區裡租個可以設籍的房子。因應少子化的影響,2006年台北市開放學區設籍的條件,學區內定居3年以上的租 屋族,提出法院或經法院授權民間公證單位開立之公證租賃證明,也可以參與分發。

一級優良學區要提早準備

如果家裡有3歲左右的小朋友,想要進入一級優良學區就得注意囉!每 年3、4月各縣市政府教育局、區公所會公布各校學區,額滿學校(指的是雖住在學區裡,但不一定排得到的優質學校),以4月25日為統計新生基準日,具優先 分發要件的人才能有機會入學。優先分發要件:父母與小孩共同設籍在學區內同一戶籍,小朋友在學區裡有居住事實,入學前一年購置房地產的權狀證明,或連續3 年的公證租屋證明,相關資訊可以查詢各區公所的民政課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因為明星學區大家擠,但一間學校容納的學生數量有限,有些超級明星學區學生爆滿,甚至要從一出生就設籍,才擠得進該區學校。建議多詢問當地房仲、居民,確認約需要設籍滿幾年才有入學機會,免得買了學區宅卻進不了學區學校


迷思二, 境內移民,用通勤成本換大房子:

時下最流行的「境內移民」,大概會發生在二種區域,一是台北都會圈 外圍的衛星地帶,如林口、三峽、安坑一帶;另一種是新興計畫區,如板橋新站特區、新莊行政中心等。這些區域都擘畫著美麗的未來,交通建設及公共工程也朝著 願景前進,大片空很久的地開始動工,也正是預售屋大行其道的地段。

新興計畫區房價穩定成長

新市鎮的開發,工程期至少要個10年8年,價格起點比較低,開發期 間的經濟變化較多,賺賠的風險高;新興計畫區由於多在近市中心區,房價基礎點高,投資成本較高,但開發時程約3-5年,加上地段的支撐,投資的風險相對低 一些,獲利幅度當然也較低,然而房價雖然不能上翻幾倍,但持平或穩定成長的機會相對不小。

觀念:成交才有實質獲利

土地開發可不是今天說了明天就好,那些有先見之明的,除了建商以 外,最早蓋好的那幾棟房子的投資者,當然能夠享受投資利得囉!只是大部分的人們,購買房子的經驗實在不多,以自住而言,買了又住了,當然帶有感情,要賣的 時候常有心靈掙扎。很現實的是,如果沒實際賣出成交,即使有增值,也都只是房價「數字」,雖然這個數字能讓人心理有安慰,但終不是落袋為安的實質受益。

投資客在這方面就順心如意一些,預售的時候進場,從預售到完工,投資總額至多是3成左右房價,完工之後售出,有的甚至還在預售階段就賣了,實際享受到了增值的利益。

留心工地噪音和生活機能

另一個比較切身的問題,如果住在新移民區,到處都是開發中的工地, 跟願景有連結的,可能只剩下預售時接待中心大圖上的記憶,出入會遇到大卡車大貨車,滿是灰塵和砂石,還有工地吵嘈的噪音作背景,住在林口的小娟道出生活現 實的為難。更讓原本住在大安區的小娟難以適應的,是生活機能的不便,所有的生活機能都要開車才能到,跟以前走路逛大街的生活經驗實在不能比。

用通勤成本換大房子?

以1200萬元的總價來看,買了林口有車位、室內45坪左右的新大 樓,室內開闊寬敞還可以看得很遠,只是晚上只有路燈和工程警示燈,鄰居很少。上班族的她每天要早起至少1個小時,晚上回來再1個小時通勤,夫妻兩人工作 忙,還得要有2輛車才行,油錢過路費還有時間,這些成本加起來,在台北買個1500萬的房子成本差不多,而1500萬在台北大安區,有機會買到還不錯的 25坪公寓或舊大樓,加上較優的生活機能。

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,新移民區房子新又大,但須再等一段時間附近的生活機能和環境才會逐漸完備。市中心則可能需要住在狹小的舊房子裡,但相對生活機能完備,且通勤時間短。 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,要有多少的遷移成本,除了計算房價以外,心情的負擔可別忘了算


迷思三, 預售屋,買到夢想的代價?

大家最有興趣,廣告打得最大,也最難瞭解的就是預售屋的行情了,尤其是在地人談到預售屋行情的時候,80%是疑惑、不解還會問:有人會買嗎?

君不見,預售屋接待中心的配置,就是為了打造價格而設的,一進門先 讓你瞭解的是區域重大建設的願景,再告訴你生活環境裡的美好,讓你油然而生:「這真是個好地方」的心情,然後告訴你建設公司的豐功偉績,還有多少人已經下 訂的肯定,加上燈光美氣氛佳、裝潢真美麗的樣品屋催化下,你心中那把尺,價格至少會提振一些,意念一鬆弛,就下了訂呢!

買夢想之前,先看合理價格!

到底什麼是合理的房價呢?建議大家可以參考專家的意見。通常我們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的專家,大概有3種,代表房地產上中下游的價格概念,分別是

上游:不動產估價公司

不動產估價公司像戴德梁行、中華徵信所,服務的對象多是政府機構、建設公司開發階段或是銀行貸款估價,對地價的估計,一般用不到,但對房價的評估,為了保障銀行債權的關係,會比較低估一些。

中游:仲介公司

仲介公司的資訊來源,多是建立在實際成交個案上,只要累積的交易量愈多,就會愈準確,但多以中古屋為主,屋齡分布又很廣,在扣除一樓、豪宅、套房之後的估價,比較接近一般行情。

下游:代銷公司

代銷公司就是指受建商的委託,負責企畫和銷售建案業務的公司,如海悅、甲山林、永慶代銷等等。代銷公司的任務就是幫建商將房子賣得好賣得多,代銷提示的價格,比較接近市場的高價,但通常都有一段議價的空間。

你準備好買個夢想了嗎?

通常預售屋賣得比新成屋還貴了一截,就是賣消費者一個日後增值的夢 想。究竟值不值得買?最粗略的方式是,當未來景氣不被看好,就需要小心為上,因為可能非但沒增值還多花一筆夢想錢。但當未來幾年景氣看好時,預售屋就值得 買,因預售屋多出來的那些費用就是買個兩三年蓋好之後的增值機會。

至於增值的幅度,就還要看當地的未來發展性,比如說捷運題材、三鐵 共構、重大建設、整體都市計畫等等。並且也需注意,還沒動工的未來建設,地點是否確定了?還是只是個「可能會有」的建設?捷運站離市中心幾站?並非有捷運 就是萬靈丹,如果捷運要坐20站才能到市中心,那捷運的功能只是在當地生活區域內移動,跟市中心價格連動的程度就小了


迷思四, 新大樓、老公寓?我該買哪一種?

城市的天際線,被大樓嶄新的玻璃閃耀著,走過那些全新落成的大樓,氣派的外觀,高挑的門廳,掩映而出的水晶燈光,還有令人目不暇給的新建材,看起來戒備森嚴的門禁管理,大家都會心生羨慕。然後心理總盤算著,新大樓比起舊大樓和老公寓貴上3成價,到底值得不值得?
舊公寓土地持分大
上班一整天,拖著疲累的身軀回家,看著老式舊公寓的4層樓樓梯,心想著還有沒有什麼傢俬雜貨忘了買,上了樓可不想再下樓呢!想想這近30年的老公寓,和隔壁鄰居近得聲息相聞,隔壁孩子功課沒寫,樓上住戶搬動家具,想不知道都不容易。
30坪的房子,土地持分有8坪,一旦更新改建,就知道什麼是增值利益了,熬了這些年,等得不就是這個,期待都市更新建商快來談!
第一步:用電梯當指標!
在這個高房價的城市裡,新大樓、老公寓,到底該選那一種呢?其實有幾個指標可以先行評估,首先是電梯在你生活裡的重要性,那些完全不想進行垂直移動的人們,大樓是你的首選,新舊就看預算了。
但對崇尚「有土斯有財」相信增值獲利等得到的人,土地持分比較大的公寓,是有套利機會的投資。
老公寓單價新為大樓的7成
另一種比較切合時宜的評估法,請先列出你的總價預算,才能有比較明確的判別基礎。
總價=單價×坪數
以台北市而言,在新大樓平均房價50萬的地區,老公寓的單價粗估為新大樓的70~75%,以1500萬的購屋預算,買老公寓約在40坪左右,買新大樓就30坪。
老公寓公設比0、新大樓管理佳
這其間的差別還包括,老公寓公設比幾乎等於0,40坪是實際使用坪,包月收垃圾掃環梯每戶250-300元,公共電費分擔每月在50元以內,出入總得爬樓梯,安全設備是守望相助和警察巡邏。
買新大樓的現實生活,是接近30%的公設,30坪新大樓,室內有21坪,格局方正的話可以作到2房1廳,如果1戶2-3口人,夠用也能住得舒舒服服。
不過每月尚須支付管理費,行情約是每月70-100元/坪,30坪新大樓每月負擔在2000-3000元之間,享受完善安全的管理服務,還有氣派美麗的門廳。
如果,同一區域裡的新大樓,坪數不夠用的話,移動區域到較外圍的生活圈,也是個方法。在考量需求坪數的尺度,進行購屋區域的調整,就能在總價與坪數間取得平衡。
老屋等都更?
以投資的角度來看,老公寓等都更,身價可以翻倍,但是都更條件限制重重,還要所有所有權人的同意,中間所要付出的溝通成本和風險也不小,忠孝東路SOGO旁正義國宅就是談不攏,一談十六年即是一例。
否則就是將老屋重新裝潢,但若屋齡超過三十年,下一任買家可以向銀行貸款的成數會變少,就算有買家喜歡,貸不到款也可能會成為一個門檻。
反之新大樓賣相佳,人總是容易被漂亮的外觀吸引,除非遇到注重土地持分的買主,否則擁有可以馬上進住的優點,馬上轉手率可能更高。
買間房子,究竟是要付更高的維護費用,支出折舊的價值,來享受新大樓帶來的立即樂活;還是忍受腳痠爬樓梯,鄰居聲息相擾,等待老公寓增值潛力實現,這不只是購屋選擇問題,更是人生價值觀、投資理財觀的展現


迷思五, 年輕人最愛,小宅真的好脫手?

近年來小宅產品話題不斷,有關小宅是什麼?要先定義清楚,套房可不等於小宅唷!小宅的尺度其實並沒有定論,以第一線仲介人員的大致區分,18~25坪之間的住宅,稱為小宅產品。

小宅的特性是符合小家庭生活需求,所以至少是1房1廳或是2房1廳的格局,空間雖不是開闊寬大,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。以總價條件來看,是當區比基本首購族高 一些的預算,比換屋族負擔輕一些的負擔,在財務的考量上,有些人會有一筆裝潢費用,把室內空間設計作好一些,或是另一種手邊有現金可以作其他投資,而不是 把錢都花在追逐貸款上,可以有其他投資,增加資產的機會。

目前小宅物件尚稱稀少
室內空間不是很有餘裕的條件下,生活的機能則要靠區域環境來滿足,舊的小宅其實分布的地點會在區域中心的外圍,或是大樓規劃中的少數,早期的公寓或是21-23坪左右的大樓產品。
新 建的小宅則以捷運共構或捷運沿線為主分布,以開發者而言,建築、規劃、銷售、售後服務等工作,一戶就是一次工。豪宅大戶的要求雖然多,但金額很高;套房的 客戶內容很單純,也沒有什麼條件改裝或談判,同質性高,服務起來也便利;唯有小宅的產品,服務要求比套房高許多,但價格的增量卻不見得大,於是市場上相關 產品為數不多!
單戶人口減少,小宅需求增
依 內政部戶籍人口統計資料,全台灣人口的戶數增加,但每戶人口是減少的,依2009年12月的統計,全台灣每戶平均人數是3人,而台北市是2.69人,台北 縣則是2.82人,每戶人口逐年呈現遞減趨勢。居住人口數是下降的,雖然大坪數還是大眾的夢想,但實際上實用與負擔可相比擬的,小宅就成主流了!也就是說 在以往套房首購跟首次換屋小3房之間,多了小宅的選擇。
產品的品項供給量不多,但從小宅的坪數來看,符合小家庭的需求,兩人世界的夫妻、情侶、退休老伴,三人成行的小家庭,成家準備的單身族都很適用,在總價條件上又入門容易,所以週轉率高,轉手相對比較容易。
新屋小宅捷運多、老公寓小宅巷內多
兩房產品在市場上本就屬少數,以現今的市場條件來看,新成屋或預售屋二房產品的出現,多見於捷運局主導的捷運共構規劃案、套房產品為主力的個案中搭配的格局;在中古屋市場中則沒有一定的集中區域,但以巷道在6米以下、老舊社區、屋齡20年以上者較常見。
兩房產品雖有後勢看漲的條件,但為了提高後續的轉手率、出租率及增值率,釐清需求與區位之間的關係,方能選出合宜的投資標的,各種不同定位,像是高級辦公商圈、熟齡區域環境、小家庭或是套房族升級都是有效率的轉手條件


迷思六, 誰來買單?陸客投資會是騙局嗎?

三通的議題正夯,彷彿只要三通,台灣的經濟就可以振興起飛,彷彿台 灣的房地產就靠陸資來拯救。陸資進場的議題其實炒了好多年,最早是陸資透過香港企業為界面,來台購買辦公大樓,但是幾年下來,台灣的辦公室租金收益比,一 直維持在3%~6%之間,實在不是有效益的投資,於是辦公大樓產品就不再是主要標的了。


接下來,就是三通前後的買屋團來台,許多建商口口聲聲說,大陸人想來台灣置產炫耀財力,也一圓登台夢,豪宅是最合味的產品,新聞最大的是台中行,胡市長親自接待,陸客參觀台中七期豪宅的接待中心,也在媒體面前下了訂,還說台灣房子其實挺便宜!

不能住又不能賣?

陸客來台購屋,圖的是什麼?除了單純的炫耀之外,投資獲利才是目的!但大陸人來臺其實還是有所限制,不單是台灣方面的限制,大陸對企業主來台的關切程度也高,大陸人也不容易移居台灣,如果買了豪宅不住,又不能賣出然後獲利了結,那些有錢的陸客為何要買呢?

好奇開頭、無奈結尾

日前信義房屋舉辦「兩岸不動產互動與展望研討會」,邀請大陸房產鉅子-萬通集團總裁馮侖來台,他為陸客投資下了精闢的註解,他說:大陸人投資台灣房地產以 「好奇」為開頭、「無奈」做結束,有點像是「門開了,但門栓沒拔」!因為台灣的投資規模小,來台手續繁瑣,申請投資沒有優惠條件,還有30%的投資上限、 也不可購買土地等規定,開放購買的商業辦公大樓,投資報酬率低,無利可圖。此外,大陸官方審核控管嚴格,陸資申請赴台投資要通過很難。


陸客多投資店面

仲介業者提出一連串陸客投資的困難點,陸客無法常來看屋,不瞭解商圈、不知道價格資訊、不熟悉台灣的商圈分布狀況,其實很難投資,目前投資的產品比較多屬報酬率比較高的店鋪,但是為數還是稀少,還不如仰賴回流的台商。

台商也是另類「陸資」

大陸的經濟環境正熱,但是金融及法制條件仍舊是專制的國家,許多前進大陸投資的台商,近幾年賺了錢,加上大陸環境變化日劇,於是回台購置房地產的人口增加了。

依代銷業者觀察近兩年的房地產交易量,有近2成是台商回流貢獻的,台商的身分跟一般購屋者相同,沒有陸客資金流通等問題。由於台商來去匆匆,看屋的時間不 長,對台灣房地產價格掌握不易,能夠比價的機會也不高,不管是預售屋或新成屋,下訂的速度快,是好客的代表。如果能夠吸引更多的台商回台購置房地產,比吸 引陸客來台容易也可行得多,這也算是另類的陸資投資了


迷思七, 都更,最後只是一場空?

《敦化南路上,原本1戶1000萬的老大樓,在參與都市更新後,身價上揚成4000萬!》

《30年以上的老公寓,因為有都市更新的想像,1樓出現100萬/坪身價的案例!》

都市更新一出,舊大樓、老房子披上都更華服,變得更貴!
都市更新,彷彿是能夠點石成金的魔術師,讓老房子變成人見人愛的新豪宅。如果你是老大樓或老公寓的住戶,參與都市更新定案完成建照申請的時候,就可以明確地知道,在歷經2~4年等待後,你會擁有一幢環境好、外觀氣派、有車位的位居原地段的新大樓房子,生活品質的提升是一定有的。
但是,你只有一幢房子所以選擇自住,沒有出售,那新房子是有4000萬價值,要賣掉才能實現,沒賣的就是賺高興囉!如果賣掉了,搬到附近的舊房子,手邊就有一筆利得,但是生活現實環境可能還是老舊感覺,也可以只拿錢不分房子,然後帶著錢開展另一種人生。
都更還可減稅
其實更新對於一個都市來說,是必要的,全台北市每3棟房子當中,就有1棟是超過30年的建物,台北市的房子跟著我們打拚,隨著高齡化時代來臨,也一起變老了。為了鼓勵更新的進行,有許多獎勵:容積率獎勵最高可以增為1.5倍,公益設施的面積還可免計入,地價稅及未來房屋稅的減免等等,好處不少。
想進一步瞭解營建署的都市更新網可見http://twur.cpami.gov.tw/public/pu-index.aspx
你的房子可以都更嗎?
想知道自己房子的所在地,是不是更新區域?你可以在各縣市政府的都市更新單位網站找到,以台北市來說可以鍵入地址,查詢:http://www.gis.udd.taipei.gov.tw/ua_frmEasyQuery.aspx?use=t
都更從開始到開工需要8年
都市更新能不能成行還得依住戶的選擇,開發所在地是否為政府劃定的優先更新地區,攸關參與的所有權人數及土地建物面積比例門檻(表1),據都市更新相關統計,都市更新案從洽談,一直到住戶同意能夠申請建照的時程,平均大約是8年。
一樓店面和頂樓加蓋是難題
尤其是熱鬧的地區,1樓住戶不管房子再老都能坐收租金,除非都更整合單位的租金補貼夠好,在權利變換時估價價值合理,否則面對租金的立即損失,1樓所有權人通常更新意願不高,同樣的為難也會發生在頂樓有加蓋的所有權。
像之前忠孝東路、復興南路口,SOGO百貨BR4旁的正義國宅,基地1800坪,談了15年中間歷經抗爭和槍擊案,到現在還沒完成。但也有像敦化南路忠孝東路附近的光武新村,基地866坪,談了1年就成功


迷思八, 捷運共構,搶到就是佔便宜?

與捷運站聯合開發的產品,在捷運剛開通的幾年,大家對捷運的施 工品質沒有信心,一會兒擔心龍蛇混雜出入複雜,一會兒又擔心捷運震動房子會搖晃不穩,但是這幾年營運之後,捷運局的開發設計,整合規劃及與建商合作的能 力,備受肯定。另一方面,捷運的便利已成為都會區人口最重要的通勤工具,於是捷運共構的房子,也就成為房地產中很熱門的產品。
共構?分構?
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捷運聯合開發大樓,依結構體的構築方式,大致 分為2種,一是與捷運站共構,利用車站出入口、通風口、大廳層、捷運轉乘系統及機廠用地,與捷運設施的結構相連接,目前板南線後山埤站、文湖線大安、科技 大樓站,新店線古亭站、七張站、中和線頂溪站等多屬此類,坪數的規畫比較小,使用登記大多是一般事務所,沒有停車場,公共設施也很少。大樓的出口與捷運站 相連通,即使有分別的出入口,仍然難脫吵雜之感,而登記使用為一般事務所,在持有的稅費負擔及貸款條件上,都會有些影響。
另一種是分構,建物與捷運場站的設施結構分開,基地面積比較大,也可以分別施工,可登記為住宅,與一般建築開發的個案相同,通常坪數的規畫會比共構產品大一些,但是仍以2-3房為主。例如捷運木柵站目前正在興建之分購案。
投報率維持水準
以投資角度來看,近年來捷運聯合開發產品的報酬率都不低,以科技大樓站、大安站的辦公室租賃行情,報酬率都有4-6%的水準。另外,在房價的部分,此類產品的價格相較於同區的房價,有10-20%的價差,所以只要捷運局分配的房屋開標,總能吸引大批投資客搶標。
遠離市中心增值反高
在投資獲利方面,愈接近市中心的場站,其商圈發展多已成型,基本上購買價格本就會比較高,穩定的商圈環境,房價也是穩定居高,但未來漲幅不大。選擇距台北車站遠一些,大約8-10站左右的地區,基本房價較低,增值利潤也會比較高。
要能忍受周邊喧囂
在高唱節能減碳的時代,捷運的便利和環保觀點,是不會退燒的潮流,因此捷運聯合開發的產品保值性強,但是捷運場站人潮出入眾多,週邊商圈也會更熱鬧發展,相對地居家週邊的噪音、喧囂是不會停歇的,對於怕吵的人其實不容易適應。
價高於周邊,不宜追高
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,由於捷運聯合開發的大樓,是大家都愛的 熱門商品,所以價格早已高於週邊市場行情,許多拍賣價格幾乎已經高於行情3成,獲利空間有限,而聯合開發將會持續進行,也就是說相同的產品會一直出現,其 獨特性也就降低,供給量大,需求者沒有相對增加,價格當然也有可能下滑,所以在購買時也不要一直追高搶進


迷思九, 以房養老!銀行按月付款給你

內政部公布2009年台灣的出生率為1000分之8.29,創下全球最低紀錄,依據資策會MIC的推估,2020年台灣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,隨著平均人口成長率逐年下降的趨勢,推估至2050年台灣將邁入超高齡社會,老年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將倍速成長至35.9%。

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,每一個年輕人要負擔2-3個老人的照顧責任, 這樣一來,以往養兒防老的機制,面臨的是無兒沒人養或是少兒養不了的困窘,這讓大家開始注重退休的財務規畫,為老年的生活品質維持作準備。於是,「以房養 老」的概念便深得民心,而能夠執行逆向抵押貸款的前提是:房子現在沒有貸款負擔。

反過來!銀行要按月付款給房屋所有人!
以房養老,簡單地說是一種反年金或稱逆向抵押貸款,以往我們購屋向銀行借錢,一筆借出然後分期償還貸款;而以房養老的方案,是銀行按月給所有權人一筆錢, 活得愈久領得愈多,一旦所有權人死亡,則房子產權歸給銀行。這一類的金融方案,在國外行之有年,是一種活化資產的經濟行為,對於住宅擁有率接近95%的台 灣,生育率又是全球最低,加上社會觀念改變,留財產給子女的想法也漸漸淡薄,台灣推行逆向抵押貸款的條件時機更加合適。

大家會覺得,如果所有權人把房子賣掉,然後把錢分期提出來用,難道不會比較划算嗎?人的壽命長短,當然很難判定,為了保證每個月有固定的錢可用,所以反年 金可以保障老年的生活品質,不會面臨錢花完了,人還健在的困境,逆向抵押貸款有保險的功能;老年人多不喜搬遷自己所熟悉的生活圈,逆向抵押貸款還可以讓所 有權人繼續居住在原地。

銀行花費成本高
對銀行來說,簽定一個以房養老的契約,要支付的是不知是10年、20年甚或30年的月付款,還有房子取得所有權之後的處理費用,成本其實是相當高的。

小心陷阱,銀行估價其實只有六成

當銀行與所有權人協議了房屋的未來價值之後,銀行以房地產估價約6成金額,進行月付款的支付,另外的4成,就像是保險費的支付,為所有權人往生前的生活提供保障,這個保險成本部分,在媒體大量報導當中,很少提及,容易讓國人在估量上有偏頗之虞。

美國早已行之有年,台灣估價制度不明
以美國的經驗來看,從1989年開始至今大約有39-40萬戶採行逆向抵押貸款。在美國,房屋價值的認定,是以公正公開的透明資訊環境裡的估價價值,而反 觀台灣的房地產交易資訊不透明,估價制度及相關配套措施也不甚完善,銀行及所有權人對房屋價值的認定難有共識,契約要成立相對困難。所以想要「以房養 老」,要先推動的是房地產交易資訊的透明化,才能清楚定義及估算房屋價值,才能有後續的推動


迷思十, 法拍屋,一般人能買嗎?

所謂的法拍屋,指的是被法院拍賣的土地或房屋,一般是由於所有權人有債務問題,大多是房貸未繳、卡債、本票裁定、欠繳管理費、為人作保或欠稅等,由債務人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,經鑑價、公告等法定程序,成為待拍賣的不動產。依拍賣的執行方式又分法拍屋、金拍屋和銀拍屋。


法拍屋:由法院進行拍賣作業。
金拍屋:由台灣金融資產管理服務公司執行法院拍賣的房屋,台灣金融資產管理服務公司,是依據金融機構合併法成立的公正第三人,是唯一獲財政部核准成立,可受託執行法拍賣的民間機構。
銀拍屋:是由債權銀行主持拍賣的房屋,來源通常都是銀行為了保障最低債權而承受的不動產。房屋的所有權為銀行,經由銀行進行整理,現況大多是空屋,幾乎沒有點交或看屋的問題,多了銀行的前置處理,當然價位上也會較法拍屋或金拍屋來得高一些,但仍然是比市價低一些。

法拍資訊取得


法拍屋資訊十分公開,查詢也便利,從法院公告、銀行公告、中央日報的分類廣告、法拍屋相關資訊網站(如山水法拍屋)、法拍屋附近張貼的公告,都能取得。大 眾如何看待法拍屋呢?便宜是一定要的啦!經過法院拍賣程序,產權是一定清楚的,得標之後再整理售出,有機會獲得高報酬率。

投標方式大不同


在投標的時候,法拍屋及金拍屋以密封投標的方式進行,投標者對於投標價格心裡有譜,也不可能變動;銀拍屋採公開喊價的方式進行,容易因為現場氣氛熱絡,而喊高了投標價。所以在投標前要先對地區市場有所瞭解,也要能掌握行情,還要別被現場氣氛所迷惑。

流程不困難,但實務複雜


對於跟法院打交道,大部分的人是有些不自在的,其實法拍屋的投標流程並不困難,與一般買賣的差別只在看房子和資金準備兩項。看房子的時 候當然沒有仲介人員協助,甚至於有可能不能看室內,有關點交與否?(不點交的房子法院不會負責交屋給你)是不是有租賃權存在?有沒有優先購買權人(如地上 權、典權人、承租人等)?或是有沒有買賣移轉登記的限制(例如:國宅、農地等)?所有的資訊都要靠自己摸索。

資金要充足


在資金準備方面,法拍屋、金拍屋,要先繳2成的保證金,得標後7天內要繳清另外8成,幾乎等於是現金交易了,而如何在7天內找到金援或貸款,就是個重要技術。

標到之後,又是一層考驗


對於不點交的法拍屋,由於我國民法有「買賣不破租賃」的精神,常有用長期租賃給他人來逃避搬遷的屋主,不成文的規定是可能需要付一筆搬遷費用。更或甚者是破壞房屋設備等等,標到不一定馬上住得進去....等等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種種的困擾。


可找專業代標公司

如果,本身不具備相關知識,也覺得不想學或學不來,委託代標公司服務,也是個方法,但也需注意代標公司的品質,不肖的業者有許多手法來讓買方出更多的投標價金,例如製造多人投標的假象。

如果購買的是銀拍屋,流程較為簡單,想看房子就跟銀行專人聯絡,保證金每一戶是6萬元,經拍賣公司查驗身分證及領取投標號碼牌,就可以參與公開喊價競標了,得標之後,過戶之前準備30%的款項,另外的70%銀行還會主動協助申辦貸款,購買流程輕鬆簡單

沒有留言: